第(2/3)页 “行行行……反正我就是丫头命呗!你随意。”萧暮雪指着一座隐约可见的小木屋说,“走,丫头带爷吃好吃的去。” “啥好吃的?” “桥河锅盔呀!你可别跟我说你没听说过。” “哪能!早就听说桥河锅盔味绝一方,今天我要亲自尝尝。” 萧暮雪满脸嫌弃:“瞧你那点出息。凌云中学少你好吃的了?” 叶寒川涎着脸说:“凌云中学的伙食是好,可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特色小吃。” 萧暮雪满意地点点头:“算你识货。” 叶寒川心想:我可以不识货,但不能不识相。他打量着身边的人儿,只觉得她清瘦了不少:“你的生活费够不够用?” “足够了。这个月还剩了不少。” “不要太节约了。学习任务这么重,要吃好吃饱。” “放心,像我这种超级吃货,怎么舍得在美食面前委屈自己。” 叶寒川放下心来,指着路边的风景一路闲聊。 据某位道行高深的阴阳先生说,桥河镇虽无河无桥,却四通八达,是来往车辆的必经之地,自古兵家必争,风水那是相当的不错。又有史料记载,当年抗战全面爆发时,一支抗日部队途径桥河镇,人困马乏,粮食短缺。当地一位大户搬出自家全部存粮,连夜磨成面粉,在桥头搭灶开炉,做了无数锅盔供过往军士享用,且分文不取。他说:我年事已高,不能上阵杀敌,又无儿孙可保家卫国。唯有尽一己之力,让大家吃顿饱饭,好有力气多杀几个鬼子!一名军官闻言,感慨道:如我中华儿郎都有这般气节,何愁日寇不灭?何愁疆土难收? 从此,桥头锅盔名声远扬。 这锅盔分为两大类:夹菜和不夹菜的。夹菜的面饼几乎没味道,烤至金黄后取出,趁热从中间切开,再根据个人口味,夹上美味多 汁的凉菜,如红油肚丝、香菜拌猪耳、肉末酸豇豆、夫妻肺片、白切肉、腌黄瓜……一口下去,香得找不到舌头。不夹菜的面饼则是用自家种的菜籽油和面,加少许盐揉开,做成四四方方的面饼,两面都沾上芝麻,放进炉灶里烤得又酥又脆,趁热咬一口,唇齿留香。 就这么简单的一道吃食,引得过往的人流连驻足,久久不相忘。 萧暮雪给自己要了个素锅盔,要了个红油肚丝的给叶寒川:“今儿让你尝尝什么叫美味。” “你怎么不要夹菜的?” “女孩子吃那么多肉干嘛。” 叶寒川把素锅盔还给老板:“把你这里夹菜的一样给我来两个。”他按照价目表把钱给老板:“腌黄瓜的就不要了,红油肚丝的给我装四个……素饼也来四个吧,或许真的有人爱吃。” “你干嘛?钱不是这么花的!” “我想吃还不行?” “你是在嫌我穷?” “你想哪儿去了?我只是想带几个回去给外公外婆。况且我今天打算去你家蹭饭,这么久不见了,总得给婉姨和爷爷他们带点见面礼才是。” “真的?” “当然是真的了!” 第(2/3)页